返回
頂部
首頁 > 城市圈 > 正文
革來水長 滬滇情深:羅平寶山傾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楊家寨
發布日期:2023-11-15    來源:珠江網    瀏覽:471

革來河畔,楊家寨村,整潔的道路縱橫交錯,連村入戶;別具特色的洋樓錯落有致,宜居宜業;獨步河畔,鄉村美景徐徐展現。說起楊家寨的變化,顏忠林打心底高興,“如今的村子,干凈整潔得像城里一樣,太漂亮了,生活在這里很幸福?!毖矍暗臈罴艺?,就如顏忠林說的一樣:往日臟亂差變成了宜居宜業的美麗村莊。

楊家寨依偎在革來河畔,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突出,2022年以來,借助東西部協作的契機,爭取滬滇資金700萬元,整合其它資500萬元,挖掘楊家寨鄉愁記憶、革來河田園風光,將楊家寨村打造為“小橋流水地,鄉愁記憶村”鄉村振興示范點,與棠梨凹結合,打造出棠梨凹-楊家寨精品鄉村旅游環線,樹立了一個立得住、叫得響、可持續、能復制的鄉村振興示范標桿。

黨建引領是關鍵。在東西部協作政策支持下,大水井堅持黨委統領、支部帶動、黨員示范、群眾參與,立足全村實際,樹立“農民的村莊農民建設”的理念,積極發動群眾,多次召開院壩會、火塘會、田埂會,向群眾講政策、說思路、繪藍圖、話發展。通過發動,群眾熱情高漲、踴躍參與,主動參與到項目的規劃、建設、監督中,并且主動將村級300余萬元集體資金拿出來參與鄉村建設,形成了黨群同心、干群同向、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生態宜居是前提。楊家寨村建設中,充分依托楊家寨生態資源優勢,深入推進整村凈化、道路硬化、村內亮化、村莊綠化、村容美化五項工程,大力實施房屋外立面改造,促進“舊貌換新顏”。在業態布置上,充分盤活閑置資產,利用閑置集體建設用地,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點、公廁、停車場,以戶帶動建設8戶綠美庭院,真正實現處處有景,路路有色,建成生態振興活樣板。

產業富民是根本。鄉村振興,產業是前提。建設中,充分挖掘楊家寨鄉愁記憶、革來河田園農耕文化,打通棠梨凹至楊家寨徒步旅游環線,流轉集體土地5畝用于野奢帳篷營地開發建設。在楊家寨5000畝大米產業示范區基礎上,推進大米產業深加工,加快產業園區規劃、大米加工廠落地,做大做強大米產業,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通過招商引資、政府扶持等多途徑形式,鼓勵村民發展庭院旅游經濟,帶動餐飲、觀光等旅游業態發展,持續增加群眾收入。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深做實鄉村振興工作,將楊家寨打造為‘小橋流水地,鄉愁記憶村’,與棠梨凹旅游相呼應,推動農文旅等深度融合,增強發展后勁,推動脫貧攻堅成果成色更足,鄉村振興示范更強”大水井鄉副鄉長劉建輝說道。

青石板路直通小院,生機盎然更顯特色。如今的楊家寨,產業逐步壯大,村莊日趨宜居,群眾富裕富足,山水間裊裊炊煙印證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愿景。



相關推薦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国产裸体视频免费区无码-日韩中幕文字在线-亚洲AV女同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