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就像您說的,這就是件雞毛蒜皮的小事,我的心結也解開了……”李某與鄰居握手言和后,給宣威市豐華街道“銀發”志愿服務隊趙桂鳳打來電話表示感謝。
宣威市豐華街道夕陽紅志愿服務隊平均年齡71歲,自成立以來,緊扣信訪維穩、基層治理、矛盾糾紛化解等志愿服務,用“銀發志愿者評理”方式服務社會,讓身邊人說身邊事,靠身邊人解身邊結,用身邊精神影響身邊胸懷,詮釋著“宣威溫度”。
豐華街道某小區居民李某因重新裝修房子影響鄰居休息,多次被鄰居報警投訴,本來和睦的兩家人為此爭吵不斷,關系緊張。趙桂鳳聽說后,立即主動上門勸解,苦口婆心地勸兩家人換位思考,多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經過評理工作,李某調整了裝修時間、縮短了裝修工期,兩家握手言和,成功化解了一件鄰里糾紛。
群眾事,無小事。用群眾接受、認可的方法做群眾工作,是化解矛盾、解決糾紛最有效、最管用的方法。豐華街道夕陽紅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和威望優勢,用評理方式耐心傾聽矛盾雙方存在的問題,找準矛盾點精準發力,近來化解基層矛盾糾紛30余起,并在極易產生信訪矛盾的新南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主動上門與群眾評理協調、溝通交流,協助社區完成10余戶的房屋拆遷、安置工作,該志愿服務隊,連續兩年獲評“最美銀發志愿服務團隊”,2名志愿者獲省級表彰,6名志愿者獲市級表彰。
“好幾次都想收拾他了,這給我氣的!”來賓街道后夸村的兩位村民因土地和道路等日常生活瑣事引發矛盾,期間多次吵架,小摩擦不斷。經村調解員多次調和,始終無法解決,甚至產生過激想法。
來賓街道銀發志愿服務團77歲高齡的老人秦本賢了解情況后,發動身邊銀發黨員干部,發揮“人熟、事熟、理熟、有威信”的優勢,主動介入協助村干部開展評理協調,經銀發志愿服務團多次上門“嘮家?!薄霸u評理”后,成功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實現了“小事不出村”。
“話說開了,氣理順了,矛盾就小了,甚至沒了”,秦本賢說。
今年以來,來賓街道通過銀發志愿服務團評理方式化解了涉及各家各戶房前屋后的土地和利益糾紛160余件,累計協商共建事項200余項,“由于銀發黨員的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相對變得容易,很多涉及街、村的公共服務項目推進得很快”,來賓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周坤介紹。
“引入夕陽紅志愿者評理工作方法,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把群眾訴求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家門口,推動基層信訪矛盾糾紛及時、高效、源頭化解”,宣威市信訪局局長陳順款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初信初訪比去年同期批次下降25.74%、人次下降29.86%,其中求決類初信初訪比去年同期批次下降49.58%,人次下降52.26%”。
文/圖:江旭 王舒楠